返回首页
资产管理CURRENT AFFAIRS
资产管理 / 正文
“终版”资管新规待落地:银行资产配置将向何处去?

  “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资管行业规模迅速攀升,截至2016年年底,已突破百万亿元。”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登攀在金融街88号论坛年会上如是表示,在“严”字当头的监管环境下,下一步银行机构的资产配置将走向何方,仍需探索。

  去年,央行联合“三会一局”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引发了业界对银行资产配置的广泛热议,时至今日,仍余波未了。2018年开年,旋即刮起的“监管风暴”,更是将未来如何配置资产的问题摆在了各家银行面前。

  严监管大背景下,银行业资产配置将向何处去?能否回归存贷业务为主体、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多数专家表示,随着金融去杠杆进程加速,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或将发生较大变化——在大幅度减少同业、理财、表外业务的同时,更多地增加债券投资和针对实体经济的表内信贷。

  非标回表仍将继续

  目前,资管新规征求意见期已经结束,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都在等待新规最终版本和细则的落地。然而事实上,受监管“去通道”“限错配”的影响,理财投资非标债权余额已经开始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债权余额为4.58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了5000亿元,预计2017年全年减少约1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2018年伊始,部分银行已经开始着手对资管业务进行调整。例如,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该行已在资管产品转型方面进行了前期布局,2018年将继续加大净值型产品的研发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非标回表趋势仍将继续。“今年,金融强监管继续,即将正式实施的资管新规在限制期限错配、禁止资金池等方面对理财非标投资进行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加之近期出台的委托贷款、银信合作等新规进一步压缩非标融资,预计银行理财的非标债权余额将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

  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银行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累计大幅增加了6.17万亿元,同比多增达2.7万亿元,增幅创近年新高。鄂永健认为,这一高增幅仅用经济回暖、企业融资需求回升难以完全解释,而非标债权回表应是重要原因之一。

  “存量非标资产以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主,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到期后一般都有后续再融资的需求。在债市低迷、发债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现有存量非标的绝大部分将主要转化为对银行表内中长期信贷的需求。”鄂永健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单看大型国有银行,贷款和债券配置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说明严监管对于中小银行的资产配置影响较大,而大型国有银行并不需要显著调整资产配置比例以满足监管指标要求。

  债券配置窗口期来临

  “站在当前时间点观察各类资产,我们认为,2018年配置债券的机会已经来临,中长久期债券配置价值凸显,债权计划和信托计划等另类资产配置窗口期已经来临,同时也要注意另类资产配置的风险。”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非在上述论坛上表示。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宏立持有相似观点,他认为,“2018年是‘债券配置年’,如果说2017年是短久期债券配置年,那么2018年可以被称为是长久期债券配置年。我们预计,利率债收益率将先升后降,信用债收益率将波动上升。”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专家预计,信用债配置将难有明显增加。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2016年年报资产数据整理后发现,五大行债券投资保持高增长,其中,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金融债占比较大,而信用债投资的规模和增长均不显著。

  对此,鄂永健认为,信用债配置在2018年或将延续这一趋势。“2018年,一方面是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各类资产回表将增加总资产规模,这就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银行可能减少配置流动性较低和存在风险的债券。”鄂永健说。

  此外,业内人士预计,2018年,地方债置换压力依然不小,置换规模约在3.5万亿元左右。考虑到地方债的免税因素以及央行将其纳入了质押债券范围,银行投资地方债的吸引力上升,这将进一步挤压银行投资信用债的空间。而部分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发生,将会进一步降低银行配置信用债的意愿。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18年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中,企业类债券占比将下降0.5个至1个百分点左右。

  权益类资产占比或将上升

  专家认为,在全球资产管理行业,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是全球资管行业资产配置比重最大、最典型的一类资产,其次是债券基金。与此同时,以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为代表的另类资产投资也越来越受青睐,配置占比持续提升。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资管业务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仍以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权益类资产和另类资产占比显著偏低。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列举数据称,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变化来看,2013年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仅为6.24%,截至2017年年中,权益类资产占比上升至13%左右,虽占比持续上升,但整体涨幅仍然偏慢。另类资产占比更是不足1%,且全球化资产配置规模非常有限。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理财刚性兑付不无关系。“在刚性兑付的前提下,银行需要承担所有资产方面的风险,而权益类资产风险相对更高,促使银行对这类资产的配置意愿降低。” 魏骥遥认为,“由于新规要求未来理财产品必须完成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的风险将逐步让渡给投资者,银行配置权益类资产的风险明显降低,配置意愿必然增长。同时,考虑到传统资源来源下降、居民大类资产配置转移等因素,2018年银行资管增大权益类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李少非强调,银行资产全球配置一定是未来方向。“资产配置应是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不仅仅是不同资产的配置,也应该包括不同市场、不同交易品种和交易手段的配置,尽管目前银行机构全球化配置资产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但全球配置一定是未来的方向。” 李少非说。

责任编辑:虫儿飞h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