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金融家CURRENT AFFAIRS
中国金融家 / 正文

被人需要,挺好

——记全国金融道德模范、建行绵阳分行营业部总经理杨长健

  2013年7月下旬,雨后初晴。当时45岁的杨长健第一次以扶贫工作组成员的身份来到四坪村,那时他是建设银行四川绵阳分行人力资源部经理兼党委组织部部长。因为连日暴雨,河水猛涨,阻断了进出四坪村的唯一道路。杨长健与两名同事挽起裤腿,找到浅滩开始趟水过河,平时几分钟的路走了半小时。  

  此时,距5·12汶川地震已过去5年,但距新北川县城70公里的四坪村却仍是一幅破败景象。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连片特困区——“五区合一”的国家级贫困村四坪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

  杨长健(左一)与同事趟水过河前往四坪村

  “先进去,再想办法。”杨长健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几年过后,杨长健由最初负责人力资源工作,到接手小企业业务部、再到2016年担任营业部总经理,承担的工作职能越来越多,而他驻村扶贫的四坪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汶川地震10年后,四坪村整村脱贫摘帽,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万元,生态农副产品小有名气,通往县城的新路修得平稳、坚实。

  建设银行绵阳分行几位同事这样评价他:“杨长健做事,眼里看的不是数字,也不是项目,是一个个活生生、需要帮助的人。”

  “被人需要,挺好。”对杨长健而言,担任四坪村扶贫工作“第一书记”,深度参与国家脱贫攻坚战役,是履行党员使命、凝练人生价值的一段信仰旅程。在四坪村几年间,为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创造幸福,他倾注心力,带头奋斗,又在奋斗中,收获了助人之乐。而这种快乐,正是他一生所追寻。

  死亡线上走一遭,向生而乐

  “活着并奋斗着,真好!”

  1993年,杨长健从江西财经大学审计专业毕业,到建行绵阳分行参加工作。2007年6月,在前往都江堰参会的路上,他遭遇严重车祸。

  “在急救中心住了59天,切除脾脏、胰腺,病危通知书下了5次,终于闯过死亡线,捡回一条命。”杨长健清楚记得,本来挺壮实的小伙子,出院后,很多东西不能吃,体重最轻时不到100斤。

  与死神擦肩而过,杨长健对“生”有了新的认知。

  “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了,好像已经走过终点,之后多走的每一步,都是赚到。”全新的生活态度,帮助杨长健慢慢恢复元气。回到工作岗位后,同事们欣喜发现,身边多了个“永动机”。

  “只要心不累,身体再疲倦,一觉起来就啥事没有。”行里的年轻人,大都听过杨长健这样鼓劲。不少人问他保持快乐心态的秘诀,他说:“做得多,说明能帮助到别人,被人需要,难道不该快乐吗?”几年间,杨长健屡获建行总行、四川省分行各类表彰,对他而言,每一个先进称号,都是生命的礼赞和勋章。

  2013年,杨长健首次承接四坪村帮扶工作。“部门那边怎么办?”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人手本就非常紧张的办公案头,却没想到,更大的挑战在山林深处、地里田间等着。

  热土地里拼一场,求进而乐

  “奋斗出幸福,真好!”

  初见杨长健那天,四坪村村支书成满平站在半山腰,望着光脚趟水而来的建行人,眉头紧皱。

  见面后,经过简单交谈,双方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过去提起扶贫,大家都觉得,无非是逢年过节发米发油。真正要扶到产业上,怎么起步,怎么深入,心里没底。”杨长健解释说。

  心里没底,是因为不了解。“地震后,村里十分之一人口遇难,三个村组被掩埋,很多人不愿再听人提起当年事。村子搬迁后,每年汛期涨水,外人进不来,里面人出不去,遇到有人生病,得好几个青壮年用担架轮流趟水抬出去。”心理和地理的双重阻碍,进一步加剧了四坪村与外界的“隔阂”。

  杨长健做的第一件事,是逐户走访。“被人误解,吃了闭门羹,也会郁闷。但郁闷过后决不气馁,党组织托付的任务,没有放弃一说。”他说。

  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做“三员”——宣传员、辅导员、推销员。但首先,他要让自己成为听众。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杨长健对农家话题并不陌生,几番努力后,终于融入村庄,对村里状况的了解层层深入。

  “不负组织所托,更离不开组织支持。”杨长健身后,汇聚着党组织集体力量。杨长健把村里情况反馈给建行绵阳分行,分行对所得信息整理汇总,进过研究讨论,终于为四坪村勾勒出脱贫路径:当地生态食品市场方兴未艾,四坪村与外界天然隔离,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发展生态养殖;每年收获的粮食蔬菜外运困难,若建立合作社,用粮食蔬菜喂猪,出栏猪肉品质好、卖价高;再用猪粪发展高山有机农业,进而发展以羌族农耕文化为特色的“农家乐”,就能走一条循环农业致富路。

  2014年4月,在四坪村党员带头下,合作社正式组建。2015年伊始,第一批生态肉猪出栏了。

  建行员工和客户按市场价认购,成为首批“体验官”。“肉质鲜美,口感极佳。”络绎不绝的好评,让四坪村生态猪“一炮而红”。

  “起初不少村民对帮扶者缺乏信任,没有投身产业的内生动力。我们用事实说话,建立信任,激发动力。”杨长健用行动打消村民的疑虑,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原有销售渠道无法满足。如果产品滞销,村民赔本,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将毁于一旦。令村民没想到的是,建行人早已想好了对策——带进网点:帮助四坪村创立“羌巴佬”品牌,制作视频广告《大山深处的羌巴佬》,在网点滚动播放;带入电商:农产品入驻建行“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深山猪搭上了网购快车;带来客户:将党团、群团、企业联谊活动放到四坪村,号召大家共同支持。

  四处奔走的杨长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三员”目标。“‘三员’背后,本质身份是共产党员。”杨长健笑着说。看着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他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获得感。

  幸福港中听一曲,从善而乐

  “幸福中再出发,真好!”

  近年来,四坪村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病魔无情,那些失去主要劳动力的特困家庭,仍然举步维艰。为此,建行绵阳分行、四坪村村委与他们签订三方定向扶贫协议,每户获得2万元作为本金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安排劳动,其劳动报酬与分红一部分用于归还本金,一部分用于个人生产生活。杨长健个人,对此倾注了更多的关爱。“政府和单位发放给长健的扶贫奖励和补贴,他分文不留,全都通过村委捐给了特困户。”村支书成满平说。

  “多行善,生活才会善待你。”杨长健对善的信念,或许来自家庭。由于父母过世、妻子在外地上班,杨长健与岳父母、儿子生活在一起。“长辈年纪大了,但都非常支持我工作,照顾了很多家事。”杨长健对老人充满感激,“早就把他们当作我的亲生父母了。‘心不累,身体就不累’,也是他们教给我的。”

  家是幸福港湾,每每停靠,总有暖流。“我忠于事业,同时也希望做一名好父亲、好丈夫、好女婿。”杨长健深知,和谐家庭氛围,是良好心态的源泉。

  打开杨长健的“朋友圈”,与工作、家庭有关的信息间或排列,工作内容似乎更多些。“一个地方工作久了,也就成了家。”无论是单位,还是扶贫村,用心付出的地方,他都能听到家的熟悉旋律。伴着暖心小曲,他细品人生之味,并在传递快乐的过程中,赋生命以价值,启人生新旅程。

 
责任编辑:梁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