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
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
本报北京6月22日讯 记者李国辉报道 央行今天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表示,2018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但贸易摩擦、地缘政治、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等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总供求更加平衡,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人民银行表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 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做好宏观审慎评估(MPA)工作。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多措并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报告指出,2017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各地区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提高。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优化,“三大战略”带动区域投资协调推进。各地区制造业和民间投资增速均有所回升,东部地区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居各区域之首,东北地区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全面推进有效释放投资潜力。三是消费是各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各地区出口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51.5%,中西部占比有所上升;各地区进出口增速扭转连续两年下降局面,东部地区依然是全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地区,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领跑全国。四是区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各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显著成效。东部地区新动能加快成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作为东部产业和技术转移的重要承接区,新旧动能转换空间较大。煤炭、钢铁行业完成全年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五是城市群协同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积极成效。海峡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创新步伐加快,中原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六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东部和西部地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房地产贷款增长显著放缓,各地区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7%。普惠金融扎实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七是金融体系去杠杆见成效,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提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总资产增速较上年分别回落0.4个、5.2个、2.7个和10.4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地区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