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融资租赁业深化创新发展、谋求行业转型的一年。作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纽带,融资租赁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租赁市场竞争,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去,成为过去一年租赁业务发展的亮点。
而刚刚到来的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创新推动租赁业务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租赁业步入深度转型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融资租赁业也不例外。在经历了10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租赁市场。2018年至2028年这10年,进一步响应国家战略、追求高质量、创新型发展,已成为融资租赁业的普遍诉求。
当前,租赁业已步入发展的深度调整期。全行业由过去的求规模、粗放型经营逐步转向求质量、精细化经营阶段,租赁业务由过去的“类信贷”业务向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业务方向发展。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专职副会长刘开利表示,2017年是融资租赁行业的转型之年,融资租赁业需练好内功,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从事内保外贷、委托贷款等通道业务的租赁公司仍不在少数,随着宏观经济的调整,类信贷等通道业务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全国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余小梅表示,在转型发展期,租赁公司如果再做单一的业务,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刘开利认为,融资租赁的本源是“社会金融+专业服务”。租赁业发展需要回归本原,不能忘记促成交易和促进设备投资的基本经济功能。
其中,朝着国际化方向迈进、让中国制造走出去成为推动融资租赁业回归产业本源、寻求高质量发展的一片“蓝海”。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任卫东表示,制造业走出去是租赁业务发展的新机遇,全方位、立体化通过租赁走出去的解决方案,将给租赁业带来发展良机。
“一带一路”带来创新机遇
毋庸置疑,“一带一路”倡议将带动租赁业加速走向国际化,跨境租赁发展恰逢其时。
“如何让中国制造走出去,是租赁的一大命题。”中航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宏伟表示。根据亚行测算,亚洲地区每年基础建设和交通设施总费用达到7300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5万亿元,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租赁行业提供了新需求,注入了发展新活力。
实际上,“一带一路”沿线包含了65个国家,从需求端看,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建筑业、装备制造业、基建材料生产等先进产能行业有较大的渴求;从供给端来看,伴随着固定投资的增加,基建输出也可以大幅度缓和我国相对过剩制造业的压力。
“租赁公司切入服务‘一带一路’的业务机遇恰在于此。”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杨博钦表示,租赁公司可积极参与沿线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开展飞机船舶等交通物流工具的租赁业务,还可在助力国内高端装备、智能化制造设备出口方面,服务“中国制造”走出去。此外,还可以通过租赁工具吸引境外低成本资金,平抑资金外流的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可通过跨境租赁的业务核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任卫东表示,租赁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在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制造业走出去,全方位、立体化通过租赁业走出去的解决方案,是租赁行业发展的最大机遇。
“中国制造加上中国租赁,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效应。”赵宏伟表示,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将中国制造业推向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商业模式正在逐步完善。
“一带一路”倡议在带动融资租赁、拓展国际业务的同时,也推动着租赁企业完成自身的国际化变革。赵宏伟认为,“一带一路”实际上开拓了一个国际性的租赁市场,具有跨地区、跨时区、跨币种、跨文化的特点,这对融资租赁公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加强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在专业化基础上走向国际化
面对“一带一路”的市场,融入国际竞争,融资租赁公司要取得发展,需要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走出去”是经济发展和租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走出去”也意味着企业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项目所在地财税制度等外部风险。
因此,跨境业务风险防范和业务整合是租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任卫东坦言,当前我国租赁公司开展的境外项目主要还是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为第三世界国家,我国企业大规模、直接性参与当地项目的程度还不够深入。
实际上,基于跨境租赁的特点,开展“一带一路”项目需要有境外资源和专业优势,对于租赁公司来说,还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找准行业定位,依靠创新能力在细分领域做专做强。
“国际化不是盲目的国际化,国际化一定要专业化。”任卫东表示,只有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国际化,才是未来租赁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前景。
有租赁从业人士建议,为了推动租赁业务更好地走出去,实现创新型发展,下一步如何更好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业务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在税务、法律等多方面逐步建立起配合业务发展的工具和服务。此外,租赁业务走出去,还需要考虑分阶段、分层次,可以先从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或成熟的行业逐步进入,在防范汇率风险的基础上慢慢往下走。由此,才能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