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观点·实践CURRENT AFFAIRS
观点·实践 / 正文
创新电商金融服务

  目前,支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按照商业银行现行考察授信标准要求,电商企业普遍存在经营时间短、缺少实体、缺少抵押等问题。商业银行电子商务类企业信贷产品缺失,大型电商平台信息共享缺位等问题亟需解决。

  电商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电商企业贷款难。一是经营时间短、信息对称性差。根据对5家电子商务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八成以上是近两年才注册的公司,经营会计年度达不到商业银行要求的1至3个会计年度,申请贷款时难以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商业银行信用调查和评估难。二是经营缺实体,评估难。对10家“完全电子商务”公司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均没有银行认可的经营场地和库存,有的小型网店在家中营业。其中4家电子商务企业有扩大经营的融资需求,并向银行申请贷款。几家商业银行调查普遍认为经营缺实体,网上交易数据难以评估,贷款要求提供担保或房产抵押物。结果仅有一家企业以沿街商铺为抵押,取得75万元贷款,其余3家企业均未能取得信贷支持。三是缺少土地、房产抵押物。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固定资产较少,申请贷款普遍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土地或房产等资产。

  (二)商业银行电商信贷产品缺失。一是缺乏电子商务类的信贷产品。目前,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类信贷产品,商业银行对电子商务类客户贷款授信使用的是一般农户、小微企业的贷款条件,没有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群和开发电子商务类信贷产品。基层金融机构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金融产品创新需要上级行批准,创新主动性受限制。二是缺乏科学的信贷评价体系。目前,商业银行对电子商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授信评价没有将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三流”列为重要授信指标和信用放款保证,仍然是以抵押、担保为主要授信、放款保证,数据方面注重财务报表“三表”,忽视真实性更强的“三流”。

  (三)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政府、银行、电商企业交流平台。目前,众多的网店只在网上注册,大型电商平台对电商企业的注册信息保密,多数小型电商不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不向政府职能部门备案,众多电商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状态,地方政府职能服务缺少信息和交流服务平台,难以推进银企对接融资服务。二是缺乏大型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支持。在目前商业银行没有取得大型电商平台大数据支持的前提下,难以将单个电商提供的行为数据转化为信用数据,难以把单个电商企业提供的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三流”作为质押条件贷款,对电商企业提供的交易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提供信贷支持的依据。三是缺乏电商征信平台。各大型电商平台之间对电商企业的信用评价不共享,大型电商平台与银行对电商企业的信用评价不共享。建立电子商务企业征信平台是对称电商平台间、电商平台与银行间信息,约束电商企业失信行为的重要措施,没有电子商务征信平台作信息支撑,商业银行很难大规模推广电子商务类贷款。

  对策和建议

  (一)金融部门要创新“电商+”综合金融服务。一是创新“电商+渠道”金融服务。加快发展手机支付、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以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全面改善金融基础建设,切实解决金融服务到位问题。二是创新“电商+平台”金融服务。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搭建全产业链电商金融服务平台,以电商场所为基点设立金融服务点,打造融线上电商、线下资金结算为一体的电商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与电商的融合性。探讨建立区域性金融电商平台,通过合作,突破区域性限制,信息共享,拓宽电商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创新“电商+信贷”金融服务。对县域金融机构来说,金融产品是立身之本,发展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研发适应电商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如探索网络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提升信贷服务功能;创新融资抵押担保方式,发放联保贷款、保证类小额贷款、农产品收益预期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适应电子商务服务业特点的新产品;创新贷款审批方式,降低信贷准入门槛,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全方位信贷支持。

  (二)政府、银行、电商企业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一是成立电子商务协会等组织,建立政府、银行、电商线上、线下信息交流机制,组织开展电商融资银企对接活动。二是大型电商平台的数据应适度地向政府、银行提供访问接口,有利于政府、银行了解电商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有利于政府了解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为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银行了解电商企业经营状况,以便银行防控信贷风险。

  (三)政府要加快政策制定和引导,支持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强电子商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政策支持,在税收、折旧、土地、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如采取奖励、以奖代拨、项目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扶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电商、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贷款支持力度,提高新兴现代服务业的贷款比重。认真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准确把握信贷投向,逐步把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现代服务业,优化现代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hanhao34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