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系统性的部署,这是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主要举措。
从三大维度看乡村振兴战略
(一)从历史演变的维度看,乡村振兴战略是治国安邦之本。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改,一个重要目的是消灭贫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现在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全面小康。设计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就是为了做实,希望在理念上形成共识,在行动推进上形成合力。第二个五年计划,将在广度、深度、强度上做文章,要求战略执行的主动性、民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乡村的生命力有显著的提升。
(二)从大国博弈的维度看,乡村振兴战略是破局“战略遏制”之道。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优先战略”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国际关系进入复杂动荡时期。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基本国情还没有变,我们的整体实力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需要30-50年的和平发展期来强身健体。鉴于此,将发展重心由外向内转移,特别是激活乡村,将会整体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实现内生为主、外向为辅的发展模式,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贸易竞争的腾挪之举,也是强国富民的固本之策。
(三)从中国发展的维度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均衡发展之要。中国当前发展最不平衡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不充分的是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二元化是中国的一大痛点,乡村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该给乡村一个大发展的机会。城乡割裂到城乡融合,这是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也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选择。均衡发展,协调推进,这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取向。以乡村振兴战略补均衡发展之短板,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导向。
以三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以美丽乡村行动,让乡村成为诗意生活的风景线。目的是让人留下来,重点是治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响蓝天保卫战”、“治污不力一票否决”,中央近几年治污的力度是空前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这也是对“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矫正。但治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当前治污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事实告诉我们,治污这一关过不了,乡村的美只是奢谈,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意愿只能是空中楼阁,人们会选择用脚投票。
(二)以平安乡村行动,让乡村成为农民自治的试验田。目的是让农村平安,重点是治乱。这不是说当前农村的治安状况差,而是指社会治理成本高。中央实际上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着手治理。一是集中扫黑,就是为了打击黑恶势力和保护伞,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更有效率,而不是畸形垄断。二是拉网式反欺诈,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一些机构,一些人,借助互联网办非法金融,搞非法集资,甚至于炮制子虚乌有的项目和产品,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些所谓的新媒体为其摇旗呐喊。一些人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被骗走。如果农民无心诚实劳动,农村无法稳定生存,那么国家富强、百姓幸福就无从谈起。从去年开始,治理整顿成为共识,一场清算拉开了序幕,当前,可考虑在县乡一级探索适度农民自治,以形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的农村治理体系。
(三)以魅力乡村行动,让乡村成为幸福生活的栖息地。目的是让农民的心定下来,重点是治庸。过去中国的失业人口统计,一直未将农民包括进去,现在该正视农民隐性失业问题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地方的农民早已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但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因为缺少文化,年纪原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人彷徨,有人担心,这是转型期农民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让农民有事干,受尊重,才能让农村充满生机和活力。
以三大标准评价乡村振兴战略
(一)从普通百姓的感受,评价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指数。乡村振兴战略效果怎样,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的感受最真实,最有说服力。水、空气、土壤的污染治理是否有明显的改变,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否真正变好,农民的收入是否有实质性的增长,农民的幸福指数是否提升等。让百姓参与考评,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让百姓共享,民生指数才不会失真,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稳固。
(二)从城乡格局的优化,评价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系数。城乡的剪刀差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制约中国发展的一个因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均衡协调发展是内在需要,点线面结合,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农村要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色,与城市形成互补,这是城乡格局优化的展现。总之,评价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系数,重点在乡村,重点在融合,重点在提升。
(三)从国际地位的变化,评价乡村振兴战略的潜力系数。是大国还是小国,是强国还是弱国,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别人眼里你有没有这个分量。国际地位的变化是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是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水到渠成需要一个过程。在持续改革开放的同时,下大决心做好国内事,以此激发内在动力,是当前我们的破局之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得怎么样,是否实现了预期效益,不仅事关乡村的振兴,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区域平衡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直接影响到中国协调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