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金融家CURRENT AFFAIRS
中国金融家 / 正文
人才落户
  今年以来,各地“抢人大战”密集上演。武汉对40岁以下的大专生、本科生以及无年龄限制的硕士生、博士生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西安推出“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在线落户”的举措被称为“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最近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本科生不超过40周岁、硕士生不超过45周岁、博士生不受年龄限制都可直接落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吸引人才的途径有很多,但各地“抢人大战”的手段却多聚焦在户籍,即放宽落户条件,甚至施行零门槛落户。而人才落户条件的放宽又很快传导到楼市,今年以来,西安房价上涨明显,以至于不得不实行“摇号购房”。

  人才、户籍、房价,这三者有什么关联?长期以来实行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中,购房资格取决于是本地还是外地家庭,而区分本地外地的标准则是户籍。是否拥有本地户籍,在购房资格上相差不小。一般是本地户籍家庭可以购买两套,外地户籍可以购买一套,甚至还要有额外的限制。而如果通过吸引人才的方式放宽落户条件,则无疑就是增加了购房指标。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些城市求贤若渴,为吸引人才推出各种优惠措施,其动机和初衷可以理解。但是,当下房价高企的势头只是初步遏制,房地产调控仍处于胶着状态,放宽落户政策对楼市调控可能造成的干扰也值得关注。5月初,住建部负责人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了成都、太原两市政府负责同志,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五一前,住建部还约谈了西安、海口、三亚、长春、哈尔滨、昆明、大连、贵阳、徐州、佛山等10个城市政府负责同志。这一约谈的主要背景正是今年以来一批城市相继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不同程度地带来一些地方的楼市热度上升。而从树立“四个意识”的高度来强调楼市调控,相信会引起相关地方负责人的足够重视。

  “房子是用来住的”,自住需求必然以在本地工作生活为前提,这也是限购政策以“本地家庭”作为区分标准的逻辑所在。而在我国国情之下,以户籍作为判断本地外地的标准,也是最为简便合理的方法。不过,楼市调控政策只是借用“户籍”作为区分标准,至于满足怎样的条件能够在当地落户,这是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范畴。但是,如果部分城市人才引进的门槛过低,就让人产生疑虑,其动机是为吸引人才还是吸引购房者?也会给市场造成非理性判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因此,大城市落户条件的放宽恐怕仍需审慎推进。

  实际上,一个城市,能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素有很多,并不都是户口和房子,而且,高企的房价恰恰成为阻碍人才落户扎根的重要原因。如果因为放宽落户进而影响楼市调控,造成房价继续上涨,长远来看,对吸引人才是不利的。正如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各地抢人大战现象时所说,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怎样把这些人才留下来,关键的一点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城市社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责任编辑:梁艳珍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