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中国是火热的。频繁的外事活动与一系列的扩大开放“福利”,吸引了海内外目光。
关于“开放”有说不完的话题。上合组织峰会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中美贸易谈判在多次磋商之后迎来关键性节点;国务院陆续发放“红包”,降低汽车与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与此同时,A股入摩、允许外资控股合资券商全面开闸,大幅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正在稳健有序地推进……有政策,有成果,有顶层设计,也有具体实施方案和路径。
扩大开放成为五月份的主旋律。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基调从未改变,态度非常坚定,未来开放步伐会更稳更快,力度更大,它将是中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永恒讴歌的主题。
日前,在美国纽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中)在“新世界秩序下的中美商业”论坛上指出:美通过贸易保护解决赤字问题方式太“原始”。
中国金融业开放提速
5月,资本市场发生了几件大事。从 A股入摩,到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再到允许境外投资者控股合资券商,都与扩大开放息息相关。
北京时间5月15日,A股迎来历史性的一刻。MSCI(明晟公司)公布了半年度指数成分股调整结果,234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纳入因子为2.5%,今年6月1日起生效。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此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顺应国际投资者需求的必然之举,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性的信心。证监会对此一直乐见其成,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境外投资者。
A股纳入MSCI指数,可以提升全球资金对中国经济投资和配置的便利程度,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向深度发展,对我国资本市场加强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改善A股的投资者结构,丰富和稳定A股的投资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除了我国股市将流入实力雄厚、稳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也将迎来国外的“新朋友”。
“从4月28日起,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向证监会提交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者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中国证监会4月28日正式发布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
一周之后,证监会确定收到野村控股、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关于设立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而早在《外资办法》征求意见时,就有亚欧等地的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向证监会了解相关信息,拟提交申请材料。这说明大量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欲从中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
资本市场的开放提速,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未来,中外资机构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良性竞争,将全面提升整个证券行业的质量发展水平,向世界呈现一个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中国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开放只是中国金融扩大开放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并在宣布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金融领域开放的六大措施以来,目前银行、证券、保险等各行业开放举措正在扎实稳步地落实中,彰显了我国金融业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从容与自信,给世界带来持续投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与中国合作共赢的信心,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政策透明度及可预期前景。
中国金融业已进入改革再扩大的新时代,我国金融家应以更主动开放的姿态,顺应历史潮流,勇担时代重任,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新姿态新战略迎接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时代。
汽车进口关税税率降低
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从2018年7月1日起,将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汽车零部件税率分降至6%”,引起了市场的巨大反响。
我国汽车进口关税此前已经陆续进行多次下调,前后历经三十多年,从最早的220%下降至目前的25%。而不同于前8次进口车关税下调,此次下调是中国政府部门的主动作为,调整之后的税率已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长远来看,降税后降价是必然趋势。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进口汽车,获得更低价格的售后服务,这是开放给全民带来的红利之一。
放眼中国,我们拥有庞大的汽车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已连续九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年产销量将很快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去年产销量超过80万辆,预计2020年将实现年产200万辆,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不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价值规模,即销售收入占比不到50%,要想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和竞争力,国产还须继续努力。
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于整个汽车产业而言,这是一个大动作:中国将以更大力度的市场开放,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倒逼国内自主汽车业在品牌、技术、产品等方面不断地创新谋变,真正实现由大到强,走上世界舞台。
中美经贸磋商互利才能共赢
五月份,中美关于经贸磋商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从月初北京磋商的“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到中旬华盛顿磋商的“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再到6月初的北京磋商,三次重要磋商最终达成共识,成果实属不易。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作互赢对双方关系健康发展、全球经济贸易稳定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打贸易战是前提。5月19日,由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和包括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成员组成的美方代表团就中美贸易问题进行了长达两天的建设性磋商,中美双方以《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了此轮磋商成绩单。随后,刘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
虽然此前有美国政府“出尔反尔”,给中美关系制造了小波折,但在6月2日至3日间举行的第三轮谈判,双方最终在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取得了积极具体的进展,相关细节有待双方最终确定。中方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中美之间达成的成果,都应基于双方相向而行、不打贸易战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古语云,无信则不立。坦诚和诚信,是一切合作的前提条件。
合则双赢,斗则俱伤,两国合作共赢是中美经贸唯一正确的选择。事实上,在多次中美经贸磋商中,中方的态度是始终一贯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愿意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增加进口,这对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处。
中方特别强调,“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我们的既定节奏不会变。”这表示,不管有没有中美贸易摩擦,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中国在对外“开放”的态度与立场上从未改变。中国不会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而改变既定的节奏。
未来,我们的开放力度与步伐也会越来越大。这是中国的定力和远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和总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必须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入深水区,必须会触动国内外各方的利益,要应对各种博弈,短期会有阵痛,长远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