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金融家CURRENT AFFAIRS
中国金融家 / 正文
在扩大开放中更好防控风险

  新一轮金融开放正进入密集“施工期”。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如何防范、应对开放带来的国际市场风险也是市场关心的重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回应说,“扩大金融业开放正是中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开放不等于放松监管,通过合理安排开放顺序,有序把握开放节奏,在开放过程中完全可以有效防控风险。”

剑指金融跨境风险

  强化监管是重中之重

  短期而言,金融业竞争格局不会有较大改变,但随着对内对外开放深度、广度的拓展,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更为明显,这将对监管能力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能力,是金融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抓手。

  5月29日,在加大开放力度的情况下,易纲在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随着金融开放出现跨市场、跨地域、跨国界的资本流动,必然会产生很多金融创新,因此,提高金融开放水平必须要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只有监管到位的情况下,金融开放才能发挥“促改革,促发展”的作用,在金融开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监管,使监管能力与开放程度相匹配。

  易纲指出,一方面要做好监管自身的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补齐监管短板,做好政策配套,完善健全与金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会计体系。同时,完善支付、托管、清算、金融统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金融市场在岸和离岸市场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更加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监管能力,培养监管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绝不意味着国门打开,一放了之。在开放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一是要依法加强金融监管,二是要坚持持牌经营。”易纲强调:“内资也好、外资也罢,做业务之前都要取得金融管理部门的牌照,在持牌下严格依法经营,我们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入‘活水’,也要过滤‘污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引入的外资机构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充足的资本实力,双方监管机构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他认为,“只要管控得当,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好处远远大于风险。”

  总之,金融业开放要把握好节奏,有序稳步推进,才能发挥为实体经济配置好资源、平衡好国际收支和内外需求的作用。

  扩大金融开放是把“双刃剑”

  国际经验表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一把“双刃剑”。通过金融再开放,可以促进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防范金融风险,与此同时,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也会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表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经验之一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容量足够大,中国金融机构实力足够强劲,完全可以应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

  但同时也要注意,与制造业开放不同,金融业特别是证券投资的开放,其资金进出规模大、速度快,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在宏观方面,资金的快进快出会对国际收支、外汇市场等方面造成压力。如果短期资本过快流动,会对货币体系带来冲击。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也指出,伴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扩容,以及今年年内“沪伦通”的开通,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增大,涉及到资金之间的流动,可能会影响我国有些方面的政策制定。此外,金融跨境业务涉及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法律政策,总体上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专家建议,在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同时,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完善外汇管理制度,严防跨境资本异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的冲击。

  “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金融市场混业经营在增加金融机构业务多样性和竞争力的同时,也放大了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对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形成挑战,带来了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的风险传递。”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表示,金融市场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可以被归纳为:业务不透明的风险、道德风险、监管套利、投资者保护不力。

  他强调,金融控股集团内部不同的金融业务存在着跨行业、跨市场传递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内部的防火墙以隔离这个风险,进行穿透式监管。为了防范混业经营的风险,他认为,应当坚持总体分业经营为主的基本框架,对已经存在的混业经营要加强监管。需要整合监管资源,加强监管协调,进行综合监管,从而实现金融业的总体平衡。

  中资金融机构需提高防范风险和金融创新能力

  在本轮金融开放中,无论是外资金融机构还是中资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方面均各有优势,但部分中资银行仍会受到一些影响。宗良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合作共赢局面。“一方面,这轮金融开放力度空前,开放标准高、范围宽,对外资金融机构是非常大的机遇;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国内一些力量较小、状况较差的金融机构可能面临并购危机。”

  对此,宗良建议,在金融对外开放中,中资银行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包括金融科技的运用;二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三是要坚持合规经营。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中资企业只有合规经营才能保持长远的平稳发展。

  在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控制官刘可看来,商业银行拥有海量数据,面对金融开放带来的风险,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深挖数据的价值,如何利用新的金融科技,提高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预测性,实现更智能、更快捷、更具效益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

  此外,中资金融机构要尊重市场规律,强化学习,把握好国际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理。专家认为,金融业加大开放是双向的,中资金融机构需要提高洞察能力,弄清国际金融市场的内在机理,把握市场发展总趋势,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要加快培养自己的国际运营团队。在国际市场中作战,金融机构需要有千百支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具有国际市场操作能力、能打胜仗的国际团队。

  “在金融开放的大前提下,每一家金融机构都要承担更多为客户规避风险的任务,也要承担更多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义务。”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每一家金融机构都要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共同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和良性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核心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资产的回报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靠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要素市场。徐忠强调:“金融开放背景下的金融风险防范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加快改革。”

责任编辑:梁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