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要闻CURRENT AFFAIRS
要闻 / 正文

博鳌亚洲论坛报告

亚洲区域一体化逆势发展竞争力增强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本周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1645位企业界代表,其中包括72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董事长、CEO,参会媒体人数达1700多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发布3份权威报告,分别为《新兴经济体发展2018年度报告》、《经济一体化进程2018年度报告》、《亚洲竞争力2018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与往年相比,2017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提升,总体呈现向好态势,亚洲区域一体化逆势发展,整体竞争力增强。

  经济增速领航亚洲整体竞争力增强

  根据《亚洲竞争力2018年度报告》,2017年,亚洲整体竞争力增强,以5.6%的经济增速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经济体发展趋势向好,稳中有升,综合竞争力、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断增强。虽然各经济体在竞争力排名上没有太大调整,有竞争力强弱固化倾向,但各个综合得分之间的差距在缩减。数据显示,2017年,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数排名前五位的亚洲经济体与前两年相比均未改变,第1到第5名分别为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表现超过预期,达到6.9%的中高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三分之一,并继续扮演着最大贡献者的角色。报告称,在整体经济活力方面,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处于亚洲领先地位。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维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GDP总量的贡献不断提高。在商业行政效率方面,随着中国政府实施新一轮全面改革开放,行政权力下放和审批制度改革,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对37个亚洲经济体竞争力进行的评价分析中,中国排名第9位。2017年,商业行政效率竞争力排名中国处在第23位,较上年上升了5位。

  报告指出,从发展视角看,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仍将处于重要地位。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仍然大于竞争,特别是亚洲各经济体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使经济互补性较强,开展互利合作将惠及各方。

  “一带一路”倡议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与北美、欧洲的逆全球化发展不同,2017年亚洲区域统一大市场呈加速形成之势。在域内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同时,透过亚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等跨区域合作渠道,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不断向域外拓展。《经济一体化进程2018年度报告》指出,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浓郁的中国引擎色彩,“一带一路”红利成为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拉动力。

  报告显示,2017年,“一带一路”倡议的红利集中显现,夯实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更高的收入。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近18万个就业岗位。

  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沿线国家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交通四位一体联通,方便了沿线国家的交往与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的联通是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2010年通过的《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囊括700多项工程和计划,投资规模约3800万美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许多项目与该规划重合,而且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先进技术与成熟经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成为投资兴业和开展贸易的沃土。

  多重结构性变化挑战亚洲经济发展

  《经济一体化进程2018年度报告》认为,亚洲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也在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这将对亚洲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亚洲在前进的道路上仍需应对一系列挑战。

  “尽管2017年亚洲的贸易表现有一些好的迹象,但我们仍需要以谨慎的态度来预测亚洲经济一体化未来的进展。”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表示,以全球价值链发展为基础的全球化,是亚洲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正面临着来自两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来自西方的反全球化情绪仍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二是市场力量似乎正在重塑作为全球化基础的全球价值链。精密仪器、机器人、3D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较低的资源成本可能会使一些制造业能回到发达国家。

  对此,周文重提出三点应对方法:第一,应制定明确的政策以处理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并找到创新性的增长方式;第二,亚洲各经济体应共同努力,应对宏观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外部压力,扭转资本风险性外逃的趋势,抵制西方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压力;第三,各经济体要在协同合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深化金融改革,以激发本地区的增长潜力。

责任编辑:虫儿飞h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