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新时代论断涵盖的领域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国内政治、经济、民主、生态等领域,也包括国际经贸交往、大国外交、人文交流等方面,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同样进入了新时代。
从经济总量上看,2016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11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贡献超过1/3,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占比约为15%;而20年前,这三项数据分别为0.9万亿美元、12%和2.7%,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显著上升。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逐步加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渐超过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高净值人群也积极实践全球资产配置。人民币国际化迅猛发展,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六大支付货币,占国际支付全球市场份额2%左右,在全球外汇储备库中的占比超过1%。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通过成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新兴多边金融机构,打造了多层次、立体化、优势互补的国际投融资体系。此外,中国通过积极开展大国外交,营造更加稳定友善的国际环境。比如,中美两国首脑海湖庄园友好会晤,明确了两国未来双边政治关系和交往原则;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文化、科技等领域交往,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从对外开放角度看,中国同样进入新时代。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基本框架和内涵
新时代需要有新格局和新框架。结合十九大报告,可以将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框架概括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继续深度参与和塑造全球经济版图,打造核心竞争力。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度参与全球经济不是为了抢地盘、争蛋糕,而是为了实现共享共建共赢发展,将全球经济蛋糕做大做强。
第二部分是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改革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充当国际警察,而是为了担当国际责任,做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支撑国际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维护国际秩序。
第三部分是稳步推进对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会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开放体系,实现稳定前提下的开放。比如在资本项目开放上,在人民币和外币不可兑换基础上,可以率先实现人民币下的资本项目开放。在汇率制度改革上,仍需要保证基本稳定和危机时的及时干预。在跨境资本流动上,可以设置托宾税应对极端波动风险,正常时期税率可设置为零,在出现危机时,通过上调税率释放调控信号,稳定市场信心。
以以上三种关系可看出,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是基础、重构国际治理体系是保障、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是内在发展动力。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前景展望
在上述框架指引下,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阶段安排,可以依次展望短、中、长期对外开放新格局将达到的程度和可能实现的成就。
预计到2020年,中国经济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也将超过1万美元,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稳定在40%上下,在全球经济中占比在17%左右。人民币将位列国际前五大支付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有望达到5%,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望翻番达到2%左右,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计价结算货币和投融资货币。“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各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贡献更多税金,帮助沿线各国改善收入不平等现象。
预计到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一,人均GDP有望超过两万美元,人民币将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国际支付货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占比将显著上升,逐步接近经济总量在全球份额。“一带一路”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分量和地位将大幅上升,沿线一体化程度将更加紧密,经济、金融、科技、人员和文化等领域交往将促进人民币区形成。
预计到2050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都将位列世界前列,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投融资领域中的份额,也将与中国GDP全球份额相匹配,人民币将成为可以与美元匹敌的全球货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实现市场化,人民币将成为跨境资本流动和国际结算的重要货币,央行将主要通过利率调节和其他市场化手段来调控汇率。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相当于开展国际业务,中国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将在全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将带动政治平稳,促使各国民主意识觉醒,地缘政治冲突将逐渐减少,世界将日益演变为更加和谐稳定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