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金融创新CURRENT AFFAIRS
金融创新 / 正文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为信用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

  早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已提出了相关要求。《纲要》指出,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完善、整合,形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继续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外汇等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信用信息系统的链接,推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推进金融监管部门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可以看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信用信息系统这一基础支撑,而平台和网站则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王江在2018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信用平台与网站建设分论坛上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建设是系统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目前,在40多个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中,包括福州、成都、南宁等城市已陆续加强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据悉,福州市已有422家信用单位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平台,实现了信用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

  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整合升级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南、贵州、沈阳、青岛、福州、惠州等省市对此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河南信息中心副主任于颖表示,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河南省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为主线,以一体化的信用云为基础,以运用创新大数据为突破口,渗透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领域。

  据于颖介绍,从各省市的具体实践来看,河南省一方面引用了监测预警地图,基于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上标出所有主体的地理位置信息,将其信用信息叠加于地图上,实时动态监测整个河南区域内的信用及风险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图谱和数据库,将企业作为节点,关联关系作为边,将其信用信息叠加于关系网中,通过搜索算法,精准勾勒出企业的完整基因图谱。此外,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将具有担保关系的主体划分成单个担保子网络,对新型节点的核心节点进行重点关注,通过企业的资金流、财务报告以及招投标等情况实时发出预警。

  沈阳则是经历了建立数据汇聚的基本框架,加速推进完善金融设计和平台建设以及全面发展信息深度加工和综合应用三个阶段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目前,沈阳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出了信用雷达预警,将重点关注的对象名单、红名单企业、诚信示范企业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纳入信用雷达的检测范围内,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归集的信用信息展开分析与挖掘。重点强化事前信用预警,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依据。

  众所周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目标是解决各领域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然而,目前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之间从模块选取、数据筛选分析,到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问题。

  有专家建议,各级信用平台和网站应加强自身一体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理念,在保持整体一致性的同时,突出地方亮点与特色。

  “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江苏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兼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张志飞对此表示,因为一体化的保障难度较大,因此在一体化过程中要逐渐建立运维体制。

  谈及信用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王宁江也强调,除了要有标准、基础设施、数据、统一形象作支撑外,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方面就是“日志反馈”的一体化,“我们不知道数据被谁使用,使用的场景及效果如何,缺乏数字化的记录,所以这一点可能是下一阶段打造一体化平台需要提升的一个方面。”

  中宏网总裁毕俊杰认为,平台和网站要有数据,因此信用平台的一体化关键在于数据的一体化。

  “数据一体化涉及到查询结构的一体化,即公共技术服务的一体化。”广东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占飞表示,信用修复、异议处理要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异议受理,相关部门需要紧密联系、上下联动,同时需要建立一套联动机制将相关程序加以固化,各省市要有明确的机构与人员来参与,共同操作和处理,才能够满足现实需要。

  厦门市信用服务中心征信服务部主任龚伟斌也认为,平台网站的一体化,数据标准化至关重要。“对于市级而言,重点工作就是数据归集,数据归集的目录可以采用一体化建设,更方便、更实际。”另外,他也建议,在国家层面可以形成大数据平台,各地方作为服务窗口,也可与征信系统、公共系统融合,方便大众获得信用服务体验。

责任编辑:韩昊